因为孩子期末考试,我每天思想便会莫名的紧张,小小的肩膀上扛着的不仅是个书包,而且是更多家长的期望。
从一年级的时候起,孩子的成绩都那么不缓不急、不上不下,他们班63个学生,他曾考过一次倒数第三,还有一次倒数第十。三年级以前他对这样的分数好像从不在意,我和老公总结说儿子没有荣辱感,他只在公布分数的那天有些忐忑不安,当发现我们并不责骂他之后,还是该干啥干啥,很不以为然。
之所以这样,是因为我觉得分数代表不了儿子的真实水平,我不想让孩子觉得考试可怕,不想让他过早的承受应试教育的迫害,我小的时候就非常惧怕考试,每次开考之前都要上三次洗手间,甚至临进考场时爸爸的嘱托都会让我感觉窒息。直到现在还是,几年前的那次全国统计师考试从头到尾我感觉浑身都在抖,出了考场大脑就像裂开一样空白一片,什么都不记得了,发誓如果通不过这辈子再不考了,庆幸的是惊而无险的过线3分。
我深知考试分数及家长的责备带给孩子思想上的负面影响,所以我从不过多的训斥他。通常我会通过家长会了解到同年级孩子的学习水平,以此衡量他掌握知识的程度,然后尽量拿到孩子的卷子仔细将他的错题看一遍,弄清他的弱点,通常我会发现儿子扣分的地方其实很简单,因为他也认为简单,所以掉以轻心结果事与愿违,而有些难度的题他反而做得很好。我一直知道孩子粗心,老师则说他不踏实,毛糙。其实,老师是想说他学习态度不够端正吧,但对于10岁以前的孩子说愉快的接受知识最为重要,谈态度有些大、有些早。
原来并不知道这种放任的态度是否对孩子的成长有利,只是想让孩子明白我们并不逼迫他学习,不希望他从小就急于功利,为了争前三名愁眉苦脸、压力重重。分数并不代表能力,但在国内,分数绝对会决定一个学生的命运,这是中国现有的教育制度决定的,谁也不可能一两年就改变,所以我在心里还是挺担心的,儿子总有一天也要在那场决定命运的考场上选择自己的人生路。我们必须要给他个引导让他知道为自己努力。我通常会问他,知道错在哪儿吗?一旦他知道怎么错了,其实他会很懊恼,他会在心里想:要不是这个错我可以再多几分了。到这里目的已经达到了,下次坚信他绝不会再错,这比责骂他笨死了、殴打他更管用。我总会抚着他毛茸茸的脑袋对他说,要不是这点小错误你会考得更好,给他的还有个期待的微笑。
儿子的英语一直不是太好,并且对这门课有厌倦情绪。 从五年级开始,我帮他报了个允许家长旁听的英语补习班,每次陪他一起去上,他坐在前面,我就坐在他后面不远处一起听讲记笔记。那是个很优秀的中学英语老师,懂得怎样调动孩子的爱好和积极性,上课时很注意同孩子们互动,并给每个回答问题的孩子奖励100分或者更多,得到奖励的孩子可以少写甚至不写家作,这给孩子们很大的激励。你想呀,哪个小孩喜欢没完没了的写作业呢,那就得多回答问题吧,要回答问题必须认真听讲呀,只要认真听讲还有什么学不会的?真是个好方法,儿子每次回答完问题得到奖励都会回头看我一眼,我或者给他竖大拇指或者给他个微笑表示赞许。这样我们俩坚持有半年了,孩子都能清晰的记得每次上课的时间,很来劲的样子,这是个好兆头。
临近末考了,孩子突然像长大了一样郑重的告诉我,这次一定要考好,我问为什么呀?他说老师许诺考得好的学生可以少写暑假作业。为了这个目标,孩子每晚主动复习到10点还不睡觉,早上6点由我叫醒读英语。我在心里已经很满足了,真正永远拔尖对孩子的成长并不一定有利,我想看到的就是孩子能够自己意识到努力学习会带来许多好处,虽然他现在只知道考得好可以少写作业,并为之而奋斗了,这对于儿子来说是个很大的进步吧。
分数公布的那天开家长会,孩子在家里坐立不安的给开家长会的老公打电话问分数,老公对孩子本可以考的更好的分数显然不满意,发短信给我说孩子的错误很低级,我说没关系,因为他努力了。我们要给真正努力的孩子一个认可的态度,因为这样的成绩让我看到孩子上了很高的一个台阶,他应该得到来自成功的喜悦。
孩子如愿以偿获得了少写作业的奖励,还在家长会上得到老师点名表扬,一张红红的奖状让他兴奋地传与亲戚朋友间。
我想:他得到的成长经验应该比我预计的多吧。我并不渴望孩子一直名列前茅,因为第一只有一个,但我绝对希望他能够脚踏实地一步步向上,他会看到进步的道路上天空越来越亮!
为儿子的成长喝彩!
评论